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 2000年以来,额济纳旗戈壁、沙地面积减少约39平方公里,草地、灌丛面积增加40多平方公里。
◆ 重拳治理污染,淘汰落后产能
◆ 科学配置生产力,改造提升老产业
◆ 加大生态建设,巩固屏障效应
◆ 大力发展林沙产业,治沙致富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有着独特的沙漠奇观,也是我国沙尘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三年来,阿拉善盟吸取了腾格里工业园区企业违法排污的教训,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更加坚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立生态脆弱地区要强化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理念,依法严格控制腾格里工业园区企业污染,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调整产业布局,凸显生态定位功能,推动转型升级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 。
严厉治污、淘汰落后产能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参观2014年9月被媒体曝光的内蒙古腾格里沙漠巨型污水池时发现,一进公园就能闻到的臭味不见了。 ,道路两旁的树木和草地都不见了。沙障绿意盎然。曾经存有黑色污水和污泥的1号、2号、3号晒干池已被清空。池底铺有薄沙或厚沙。有的地方水泥底裸露,有的地方可以看到完整的防渗膜。之前没有使用过的四号池已经被填平,上面种的艾草已经长到半米高了。
2014年9月起,经专家论证并经环保部门批准,园区用生石灰中和1~3池污水污泥,添加粉煤灰搅拌固化,将剩余固化物9万多立方米移至防控中心。处理后的4号池内水被封存,晒池周围新建观测井11口,实施定期监测。
过去,污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被关闭、搬迁或限期整改。目前生产的10家企业,有的通过污水处理工艺升级实现回用,有的排入2015年4月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
“园区加大了对企业的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形成了环境监管高压局面,倒逼企业主动改造流程、升级环保设施。”阿拉善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姜雪峰说。
曾违规向烘干池排放不达标污水的内蒙古新亚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介电酸、烟草酸等,停产整顿后,该公司安装了新的MVR废水处理设备,污水自行处理并回用。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该厂污水处理车间看到,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屏幕上,处理后的污水COD(化学需氧量)为每升87毫克,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阈值。工厂生产部部长张晓东说:“新设备投资了5500万元,看似花了很多钱,但公司已经达到了环保标准,生产运行可以更加稳定。”如果赶上市场好的话,一年之内就能收回成本。” ”
园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2014年10月以来,已拆除化工企业11家、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家。区内已设置草格,实施绿化。曾经冒着黑烟的工厂如今已被郁郁葱葱的绿色田野所覆盖。梭梭、花村、沙拐枣等。
原来经营化工厂的赵明达转行旅游业,将老工厂改造成餐饮接待中心,购买了卡丁车、沙漠摩托车等,去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1000万元。
阿拉善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占云表示,园区坚守生态环境底线,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碳纤维、己内酰胺、高新材料等新材料。高端建材、新能源、旅游产业,着力打造自治区生态园区、新材料产业园、百亿元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内蒙古、宁夏跨区域创新合作。
科学布局生产力,老产业转型升级
阿拉善盟相关负责人表示,腾格里工业园区企业造成的污染是惨痛的血腥教训。全联盟必须深刻反思,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和铁以坚定的决心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把环境问题放在首位,调整生态环境布局。生产力提升,推动产业转型。
这里地广人稀,生态脆弱,既不是粮仓,也不是牧场。阿拉善盟立足实际,明确生态定位,推动工业集中发展、农业承包发展、畜牧业适度发展,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三大产业比重从2011年的1.5%、83%、15.5%转变为4%、66%、30%。
阿拉善盟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存光表示,联盟三旗过去搞产业,技术相对低端,同质化严重,造成资金分散、资源浪费,极大影响了阿拉善盟的发展。环境压力。 2015年,按照园区集中、产业升级、环保达标的思路,联盟委员会、执行办公室合并了一批小而散、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工业园区,关停了不少小企业。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水资源匮乏。厂区周边煤矿、洗矿机及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煤厂等企业,依托工业基础、资源优势和较为完善的节能环保设施,发展石墨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产业。位于阿拉善左旗乌斯塔镇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其打造成一个主业收入1000亿元的绿色生态工业园区。
在农业领域,阿拉善盟遵循农业收缩、农村一体化、农民集中的思路,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严禁开垦新耕地,限制耕地面积30万亩,将198个行政村合并为170个。209个自然村合并为29个,减少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在畜牧业发展方面,联盟秉承适度发展畜牧业、合理布局牧区、牧民发展事业、守边疆区的思路,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平衡草制度。加强对双峰驼、白绒山羊等优良畜种的保护。 ,推动畜产品加工业向纵深、高端发展。
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全联盟的共识,发展旅游、港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蒙中医药,提高盐业水平和煤化工装备、延伸产业链是转型升级的抓手,特别是发挥旅游业拉动经济、惠及民生的作用。
阿拉善重点统筹区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创建,加强景区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推介和人才培训。越野鄂氏阿拉善英雄会享誉海内外,胡杨文化节、奇石文化节名气越来越大。去年,联盟接待游客640万人次,旅游收入66.7亿元,分别增长40.4%和42%。旅游收入占GDP的19%;创造就业5.43万人,占联盟总人口的28.5%。
加大生态建设巩固屏障效应
阿拉善盟委书记包刚表示,2016年,阿拉善盟三旗全部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地理空间缩小,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联盟以服务国家整体利益为己任,主动作为,积极推动生态环保建设和砂产业规模化发展。
漫山遍野都是灌木丛,层层绿色屏障。放眼望去,已不见昔日黄沙的踪影。只有不同高度的沙漠植物坚守一地……主要分布于阿拉善盟的乌兰白、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他们一度“被彼此吸引”,想要“握手见面”。为了切断“沙魔鬼”的途径,阿拉善盟多年来因地制宜地进行荒漠化防治,在曾经受沙尘暴影响的土地上筑起“绿色长城”,遏制沙尘暴的蔓延。沙漠的扩张。
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贡苏木浩坦瑙日嘎查地处浩瀚腾格里沙漠边缘。 1992年起,林业部门实施飞播造林。如今置身其中,随处可见花枝、白刺等沙植物随风摇曳,曾经贫瘠的沙漠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前,屋前屋后都是沙丘,羊没有草吃,人都活不下去了。”牧民王翠英说,“现在植被多了,风沙少了,生活变得更好了。”
阿拉善盟林业局局长陈俊来表示,依托三北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阿拉善盟实施了3000万亩天然乔灌木封育保护,辐射辐射带动林草植被恢复9700万亩;在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适宜地区及周边,采取飞播、封育、人工造林、放牧、禁牧等工程。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和乌兰布和沙漠南缘形成防风固沙林带。
居延海(摄影:梦境)
2000年启动的黑河流域统一配水工程,给额济纳旗黑河乌乌鲁湖-居延海带来了新的生机。东居延海连续近13年不干涸,水域面积扩大至42平方公里; 20世纪60年代消失的西居延海,2016年水域面积为130平方公里。东居延海栖息的鸟类种类从2010年的14种增加到目前的65种,数量也增加也从几千人增加到了三万多人。这个堪称戈壁奇观的湖泊,碧波荡漾,鸥鹭飞翔,游人如织。很多摄影师凌晨四五点就在湖边等待,捕捉日出和水鸟振翅嬉戏的瞬间。
由于黑河的哺育和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一些长期遭受干旱的胡杨树得到了再生。 2000年以来,旗内胡杨面积从39万亩增加到44万亩,其他植被面积也逐渐扩大。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当地戈壁和沙地面积减少了约39平方公里,而草地和灌木丛面积则增加了40多平方公里。
推动林沙产业治沙致富
阿拉善盟多年来鼓励人工嫁接肉苁蓉、锁阳,种植黑枸杞、沙提葡萄等,将特色沙产业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让牧民参与治沙致富加强管控,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
目前,联盟人工梭梭林面积达270万亩,嫁接肉苁蓉54万亩,年产干肉苁蓉1300吨;围挡建设白刺、锁阳产业基地200万亩,嫁接白刺锁阳19.5万亩。亩,年产干锁阳2000吨。
在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哈图呼都格嘎查数万亩梭梭林深处,58岁的郭新军在林地里踱步、巡逻。 “这片森林是我家的‘金蛋’,既能抵挡风沙,又能赚钱。”他说,梭梭带来生态效益,寄生在梭梭根部的肉苁蓉产生经济效益。
据郭新军回忆,20世纪90年代之前,他家附近主要是沙丘,牧场和天然梭梭林退化严重。 “羊没有草吃,卖不了高价,人们的生活很悲惨。”随后,当地鼓励牧民参与人工造林,推广肉苁蓉、锁阳等中药材嫁接技术。绿洲逐渐恢复,牧民收入大幅增加。
2000年,郭新军尽力将学到的肉苁蓉嫁接技术付诸实践,尝到了好处。于是,他积极响应退牧政策,摆脱了家里的300多只羊、70多头骆驼,潜心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
“我放下了牧羊人的鞭子,成为了一名森林工人,我的收入增加了两倍。”郭新军说,2016年,家里收获肉苁蓉3000多公斤,纯收入约17万元,而放牧时全家年收入只有3万元左右。郭新军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现有牧民43户。在他的带领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梭梭、肉苁蓉产业。
阿拉善盟科技局局长王竹芳表示,联盟逐步加大梭梭、白刺、肉苁蓉、锁阳、沙葡萄、黑果枸杞等种植基地建设力度并与中科院北京分院成立沙业研究所,投资5000余万元支持科研龙头企业科研投入超过7000万元,开发产品40余种并完成中试,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一项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一项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863计划。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阿拉善金沙源生态集团、阿拉善红葵肉苁蓉集团和内蒙古曼德拉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这三大龙头企业均生产肉苁蓉酒和肉苁蓉保健液。及20余种产品,形成了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植物产业链。
阿拉善尚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雷表示,公司肉苁蓉、锁阳片、肉苁蓉普洱茶、肉苁蓉咖啡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等地,市场行情良好,逐步改变当地肉苁蓉市场以原料出口为主的局面。 (记者尹耀宇贾)